联系我们
更多+殷哲平(销售总监):15657262008
王 芳(销售经理):0851-82581128
张 勇(销售助理):13885068223
电话:0851--82581128
邮箱:469290196@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站街镇太平村、林歹村境内
新型建筑材料孵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日期: 2025-02-22 来源:钢丝网架夹芯板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估计7.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优质标准化厂房、技术交流中心等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年孵化新型材料企业20家。
新型建筑材料是有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包括的品种和门类很多。从功能上分,有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和密封材料,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五金件、塑料件及各种辅助材料等。从材质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还有化学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等。
一般认为满足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一些关键材料也属于新材料的范畴。目前新型材料涵盖建材、纺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作的产品业、医用材料及医疗制品业、电工器材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等。
新型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传统材料功能为目的,采用新型材料及制品可减少污染,增强使用功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材料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点。
目前,我国在装备式建筑、新型涂料等新型建材、化工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商务新型材料和汽车新型材料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具备成熟生产技术优势。相关这类的产品拥有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深受市场欢迎。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新型材料品种、产量将有大幅度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材料占比达到40%以上,市场需求量将按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新型材料将拥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前景。
新型建材是有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行业内将新型建筑材料的范围作了明确的界定,即新型建筑材料最重要的包含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装饰装修用到的材料四大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时刻关注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在施工的运用。选用新型合理工程材料可直接减少实际工程的投资,且可降低项目整体维护费用。
目前,国民经济将“稳”字当头。基建方面,作为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举措,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投资,加快弥补相关领域凸显的诸如应急医疗基础设施等短板,加快因疫情而停工停产工程的实施进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房地产方面,中央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房地产调控以“稳”为主,房地产投资增速或将出现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强的韧性。上述两方面将对水泥需求起到较强的支撑和拉动作用,部分细致划分领域将加大对绿色建材产品和新材料的市场需求。同时,新业态、新模式将推动并催生行业传统生产方式和流通模式的变革,对未来整个建材行业发展带来较大的想象空间和影响。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品工业是建立在技术进步、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的新兴产业。
从目前我国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市场占有率来看,聚苯板、聚氨酯占有率分别为70%、10%,无机和酚醛等保温材料占比20%左右。普遍来讲无机保温材料的阻燃防火性能优于有机保温材料,因此无机等保温材料20%的占比将逐步提高。
在我国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新型建筑材料将会在生态化和智能化方面做出突破,尽可能地减少水污染、化学污染、噪音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等。同时,新型建筑材料还将结合现代化智能家居和高技术计算机智能应用系统,在楼宇智能和舒适度上做调整,使建筑材料更符合现代化城市建筑特点。
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是实施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的要求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行业在全社会能耗中占比达到了25-30%,建筑节能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前意义重大。和发达国家比,我国目前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比例很低,导致了我国和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巨大差异。自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后,碳强度控制时代开启,低碳经济时代来临,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已成为建筑材料工业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之下,新型建筑材料由于其轻质、低能耗、施工便利等特点,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是住宅产业化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住宅建设也朝着集成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2021年,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开展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创建行动,推广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建造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和集成,利用新技术实现精细化设计和施工。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不断的提高构件标准化水平,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鼓励使用综合利用产品。加强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严格施工扬尘管控,采取综合降噪措施管控施工噪声。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推广全过程工程咨询,推进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师负责制。快速推进工程建设价格改革。改革建筑劳动用工制度,全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培育职业化、专业化、技能化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项目达产后,年出售的收益16000万元,利润6000万元,投资回收期7.5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8.2%。
此报告为公开部分,需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银行贷款、投资决策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和仕咨询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