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更多+殷哲平(销售总监):15657262008
王 芳(销售经理):0851-82581128
张 勇(销售助理):13885068223
电话:0851--82581128
邮箱:469290196@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站街镇太平村、林歹村境内
70年代我国因缺钢铁造出3000吨水泥船只航行了1次就上岸退役
发布日期: 2024-11-21 来源:欧宝官方体育app下载
在我国古代,墨守成规和因循守旧原本并无贬义,更不可思议的是“萧规曹随”这样的典故。但是随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进步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的因素,人们也渐渐将这两个成语看作贬义词。
特别是在科学生产和发明上,如果一味地因循守旧,势必会落后于世界,我国清朝就是典型的例子。不过在新中国建立后,人们开始不断地探索寻觅,慢慢的变多新的事物诞生,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就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缺少钢铁的环境下,人们开始发散思维,尝试使用水泥建造船只。因此诞生了我国最大的一艘水泥船,古田号。然而令人可惜的是,这艘重达3000吨的庞然大物,建成后仅仅航行一次就宣布退役了,这又是为什么?
70年代,中国虽然不像建国初期那样缺少钢材,但是国内的钢铁数量依旧不多,这也导致许多使用钢铁的交通工具造价极高,就连一辆自行车都要卖到一两百元。众所周知,工业发展极度依赖钢铁,因此许多人另辟蹊径,在一些交通工具上尽量用其他材料替代钢铁。
于是许多工程师就盯上了水泥,毕竟建筑物的主要材料就是钢筋水泥。为了试验水泥的可用性,1970年上海708船舶钻研所设计了一艘巨大的水泥货轮。后来由马尾造船厂承包制造,经过3年的建造,一艘重达3000吨的钢丝网水泥货轮成功下水,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一艘水泥船。
1974年,这艘名为“古田号”的水泥船从福州下水起锚,准备驶向上海。为经验测试水泥船的载重性能,人们在他的船舱内装满了沙子和木材,等到了上海后再清空,改装小麦返航。虽然一路上顺风顺水,没有一点意外发生,但是古田号终究是被抛弃了。
在1977年的国家建造总局预审会上,审定方针对古田号提出了许多缺点。首先古田号吨位极高,重达3000吨,但是却是使用水泥为主材料建造而成。这就导致其船身脆弱,一旦触礁或者撞到冰山很有可能会断裂。
其次就是吨位大,消耗的燃料也多,据专家推算,古田号如果是进行短距离航行,一趟下来赚的钱还没有燃料费多。而如果进行远距离航行,很有可能会发生缺少燃料的事故。因此预审人员不予以通过,并且不允许水泥船的推广。
就这样古田号作为中国唯一一艘水泥货轮,首航即终航,永远的停在了马尾江滨东路。如今的它成为了一艘停在岸上的搁浅船,如果不出意外,这辈子都没有再次下水的机会。作为一次失败的尝试,古田号并不是没有一点优点,它使用钢丝网水泥制作,水密性极强,养护也方便,船身稳定。
因此古田号并不是一无是处,总体而言,它是我国造船史上一次不可多得的尝试,也为后来中国造船业的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毕竟当时钢材虽然稀缺,但是水泥却很多,因此在人们心中才会想到“废物利用”,使用已有的材料建造出这艘水泥货轮。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虽然是旧邦国,但是它的使命在于维新。《礼记》中也记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若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每天新。而水泥船的出现就是中国人民探索新道路的体现,我们要不断地反省和革新,向70年代的前辈学习,充分的发挥弃旧图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