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更多+殷哲平(销售总监):15657262008
王 芳(销售经理):0851-82581128
张 勇(销售助理):13885068223
电话:0851--82581128
邮箱:469290196@qq.com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站街镇太平村、林歹村境内
房地产除了GDP还能贡献什么
发布日期: 2024-10-28 来源:彩钢夹芯板
万科在国内同行中一直强调质量、住宅产业化和行业专业化,但呼应声寥寥。现实却是,同行们都活得很滋润,房子老是有人排着队买,利润才是开发商最关心的事。所以,王石把这样的一个问题抛给了一位百年房企掌门人。
而坚守建筑业近三十年的张波内心的渴望,就是他追逐了16年的住宅产业化之路,有朝一日可成为行业普遍选择,“能让建筑施工工地上的农民工,从工地走进工厂,从民工变为工人、进而成为市民,每天能回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他们的生产方式转变了,生活方式会随即改变,进而思维方法也会变化,这会带来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也许,当排队买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的时候,当房地产业转型调整期还不知何时结束时,或许会倒逼开发商关注房产质量,建造节能、环保的房子,以形成卖点。而像整体装配式这样曾经被开发商们“软”的新的建筑技术,在政府层面顶层设计的助推下,或许会迎来春天。
这位负责人称,无论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在济南、山东乃至全国市场上,绝大部分商品房建造方式都是混凝土现浇式,建筑质量尤其是主体建筑质量相差无几,比较显著的区别就是外立面,品质好一点的可能贴大理石板材,其它的就用涂料。
张波用“搭积木”来比喻万斯达现在推行的这门技术用在现场施工的效果。而“目前现场施工主要还靠人工浇灌混凝土、人工垒砖、人工绑钢筋。”济南一家建筑企业负责人朱振(化名)说,正是因为实施工程人员技术水平、熟练程度以及工作状态千差万别,建筑质量往往差别很大。
“所以,流水线生产的同一尺寸的窗户,用在同一栋建筑上,有时会装不上。”张波说,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只能把墙砸了来补救,补救施工中如果活儿干得不仔细,墙体和窗户之间就容易有缝隙,雨天窗户就容易渗水。“这样一来,本来可以一起进行的活儿,必须等砌完窗口后做测量,才能到工厂下单定制窗户,很容易耽误工期。”
早在15年前,万斯达就开始探索建筑主体工业化。2008年,这家民企与中国工程院的专家合作,研发出“PK装配整体式结构快装建筑体系”,通过这门技术,楼梯、内外墙、楼板等部件都可以从流水线产出。目前,万斯达也是山东惟一一家建筑主体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这几项优点,对应的是现实中的一组备受诟病的数据:目前,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会产生500-6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建筑寿命平均只有30年,美国为74年,英国为132年,这与政府盲目拆建有关,更与国内房屋建筑质量相关。
像万斯达的PK预制外墙板,比普通外墙薄5厘米左右,“不要小看这5厘米,它至少提高了1%得房率。”张波说。这种外墙板类似“三明治”,被强制要求的外墙外保温层被整合在墙体中,这样做完全解决了外保温层脱落隐患,隔热保温效率也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在张波眼里,他更看重的是这项新技术带来的社会价值。2010年11月15日,发生在上海的那场高层公寓大火瞬间夺去58条生命,就是加盖保温层作业引发的。张波焦虑的是,现在中国建筑80%以上外墙是由易燃材料作的保温,相当于每栋建筑物的外表都浇上了汽油。表面光鲜的大厦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爆竹或一个电焊火花而付之一炬,甚至死伤几十人。
而这种没有脚手架的建筑工地,可以让建筑民工摆脱“蜘蛛人”一样的作业方式。“要知道,中国每年有多少民工从高空坠落,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可是这个家的脊梁。”张波在写《产业化的追梦人》这篇文章时,脑子里咀嚼的是30年前在大学学结构时,老师反复敲打他们的话,“将来,你们的职业可是百年大计,人命关天啊!”
苦熬多年,张波终于等来国家在建筑节能上的“顶层设计”。去年底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用装配整体式结构建造房屋,被诸多政协委员纳入绿色建筑范畴,装配整体式结构目前慢慢的变成了国家重点推荐的一种新型建筑方式。目前山东正在试点的项目济南西客站片区安置三区B3地块小学,比现浇式缩短了一半施工周期。
山东最大的房地产市场调研公司之一世联怡高在5月统计月报中描述济南房地产市场:“月住宅市场的成交量继续下降,降幅较大,由于市场整体大环境影响,观望情绪浓厚,各在售项目加推量减少,信贷政策收紧直接引发住宅市场成交量下降。”
但在张波看来,房地产市场这种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渐变的过程,对于他推行的以整体装配式结构为代表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反倒是个机会,“购房者可能会更加关注住房质量”;政府层面则从产业调整的方面出发,从顶层设计上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张波坚定地认为,当以整体装配式结构为主要方向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成为建筑业的普遍选择后,数以亿计的建筑工人,绝大部分将变为产业工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设想一下,当这些被称为农民工的建筑工人完成了劳动方式的改变后,生产方式也随即改变,思维方法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